回首一部中國鋼球大發展史幾乎是與改革開發同時起步的。改革開放初期,我國鑄球生產與國外先進水平存在著巨大的差距,低鉻合金鑄鍛熔煉設備大多使用落后的沖天爐,產品質量差、生產效率低,勞動強度大,環境污染更不必說,更有時下鮮見的一景是:有時是父子有時是朋友三倆組合,挑著一副貨郎擔一頭挑著風機一頭擔著球模,走街串巷。進一個水泥廠談好價錢,利用水泥廠廢鐵,在廠內一角找兩個汽油桶,耐火泥一糊便成了一個土沖天爐。因爐子屁股帶一個搬杠,俗稱"猴子爐"。填上焦炭,裝上碎鐵,風機一接便呼呼響,不一會狼煙滾滾,半天終見紅紅的鐵水涓涓流出,父子倆一個搬爐一個端勺,上下翻飛,手腳齊動,火紅的鐵水伴著父子倆的汗水一起流入烏光的球模中……只見一個個說不清什么化學成份,更說不準性能的鐵球就這樣出爐了。待辛勤勞作了幾天,一頓好酒好飯晚上伴著香甜的酣夢。第二天清晨,父子倆懷里揣上水泥廠給的幾百元辛勤勞動換來的工錢,迎著初升的太陽,快樂地游走希望的下家……這就是我們的鋼球生產前輩起步的一個側影。如今的鋼球企業家基因中沒準就有這樣傳承出來的成份呢。
與此同時,伴隨著改革開放后我國粉碎工業的高速發展,無數中國鋼球企業、鋼球"人"嘔心瀝血,在短短的二、三十年間探索、打拼、創造出了一個全球規模,性價比高,極富創新性與中國特色的,一個巨大的現代鋼球產業,書寫了一篇足以改變世界鋼球史的,令人蕩氣回腸、絢麗多彩的中國鋼球奮進史。
至于目前關于鋼球發展的前景有各種各樣的預測也很正常,其中水泥生產"無球化"便是其中之一。其實不然,立磨固有其諸多優勢,在節能指標上尤為突出,但在當今這個早已證明了的:模式不求極端但求合適,單項技術指標不求但求綜合效益與回報率高,多種技術、工藝共存共生互相補充。企業因天、因時、因人、因地相制宜,選擇合適自己發展的技術、生產模式乃真正競爭存亡之道的時代,"無球化時代"怕是至少在相當長一個時期內,仍是立磨制造商及其利益代言人一偏概全一廂情愿的自戀式愿景吧